泵阀行业须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泵阀行业须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 2014/2/25 11:14:274499
BF35导读:2010年,中国就已经成功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总产出的比重达到了19.8%。在制造业全部的22个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世界。
然而,包括泵阀行业在内的中国制造的繁荣一直建立在一个相当脆弱的基础之上:产品主要集中于低端生产,掌握不了产业的制高点;对来自世界市场的原材料缺乏定价权;销售上严重依赖外部市场,经济对外依存度畸高等。
“中国制造”的危机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仍然不是制造业强国,总体上还处于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据美国IHSGlobalInsight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目前仍远低于美国,从制造业人均产值衡量,我国目前仅为美国的1/8,这凸显出我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行业,而美国制造业则主要集中在高附加值行业。
中国制造业有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内部困境主要表现在,随着劳动力、土地、税收等各种成本的上升,以低端产品为主、利润空间有限的中国制造的收益越来越低。近的数据是,2013年中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609元,自2010年来连续第四年保持两位数工资增速。专家称,随着中国劳动人口的下降,未来农民工工资将持续快速增长。这对主要以低劳动力成本为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制造影响重大。
二战以来,东亚地区呈现出一条颇为清晰的产业转移路线。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韩,到中国台湾,到东南亚国家,再到中国大陆。随成本上升发生的产业转移已成为一种化生产的典型模式。
可以发现,能够留住企业总部和研发、技术、营销、品牌等核心上游链条的日韩地区,在生产线很多转移出去后,经济社会仍能保持持续发展。而像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完全靠来料加工的地区,一旦生产成本上升,生产线被转移出去,便失去了在分工中的重要地位。
令人遗憾的是,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山寨”和低质仍然是中国制造给人的重要印象。
对于一个经济发展承担了太多功能的社会来说,虽然上下都明知粗放式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但环境保护在中国一直是第二位的。近一两年来,全国各地大面积雾霾频发,终于“倒逼”得对环境污染开始“动真格”。接下来一段时间,大批污染严重企业的关停和环保达标要求,势必影响到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向“中国智造”挺进
要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必须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使我国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从粗放型制造向绿色制造、从低技术制造向智能制造等方向发展,这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近年来,国内不少泵阀企业的转型意识越来越强烈和迫切,并已经着手探寻、智能化的道路。
据了解,近年来,在温州泵阀产业中,比拼新产品、新技术的氛围浓郁,谁都不敢在产品创新上有所疏忽。据介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积累,温州泵阀在设施装备、人才资源、品牌意识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国内同行中的影响力得到了不断扩大,行业总体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中上水准。但是,主要产品还是以通用阀门为主,因为通用阀门使用广泛,用户众多,但是,科技含量不高,利润较低。几年来,随着国内同行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间的危机感也越来越强,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向超零界、高低温、核电、煤化工等阀门产品进军。
超达阀门集团总工程师邱晓来说,正在转型升级中的阀门行业,谁不在科技进步上下足工夫,谁就会被远远抛在后面,因此,超达阀门集团几年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力度,近3年来,集团先后投入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近5200万元,成功转化科技成果29项,先后获74项,其中6项发明,4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2项获国家重点新产品。新技术让企业累计增加销售收入超过6亿元。
浙江石化阀门有限公司先后投入1亿元,上马年产5000台高低温阀门,日前已经进入批量生产,该项目可以为该企业带来每年超过2亿元的增加值;嘉利特荏原泵业先后投入7000万元研发12个创新项目;南方阀门有限公司在超零界火电阀门研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慎江阀门有限公司的核电阀门生产也已经上马;方圆阀门集团的煤化工阀门已经投入批量生产……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这些阀门在国内都可以替代进口阀门,出口应用在一些大型的石化核电项目中,可以说,科技进步让泵阀业正向着“装备”方向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