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风限电问题萦绕不去 风电“外送”缓解难题
- 2014/7/14 13:56:494762
弃风限电问题萦绕不去 风电“外送”缓解难题
在近日举行的“2014上海海上风电及风电产业链大会暨展览会”上,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等单位编写发布的《2014中国风电发展报告》披露了这一“弃风限电”问题。报告指出,2013年“弃风限电”问题虽然较2012年有所好转,但依然是影响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风电的尴尬
《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弃风限电”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其中,蒙东电网弃风电量34亿千瓦时,甘肃31亿千瓦时,蒙西29.9亿千瓦时,河北28亿千瓦时,吉林15.7亿千瓦时,黑龙江11.5亿千瓦时,辽宁5.28亿千瓦时。
以“弃风率”(弃风损失电量占风力发电总量的比例)衡量,吉林以21.79%高居,其后依次为:甘肃20.65%,蒙东19.54%,河北16.59%,黑龙江14.61%,蒙西12.17%,新疆5.23%,辽宁5%。
与2012年相比,吉林、蒙东、蒙西等风电主产地的弃风损失电量以及“弃风率”均有较明显下降,说明风电并网外送或当地消纳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河北等地因电力外送通道饱和,上述两项指标明显上升,“弃风限电”问题对绿色风电开发进度的影响不容忽视。
消纳难题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兴安盟、赤峰、通辽等地,地广人稀,工业基础薄弱,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两个盟市的总用电量,都不及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一个县的用电量。虽然用电量小,但是因为地域面积大,电网的运营和管理成本很高。所以,从国家电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电网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
在国家电网内部,对蒙东电网的定位,则明确为电力外送型公司。在呼伦贝尔,由于大型煤电基地的开发,电源发展却正在加速,呼伦贝尔煤电基地,将来可以承载庞大的装机量,华能已经成立了呼伦贝尔公司,为今后的电源点建设布局。
对于风电的投资与建设还在继续,今年打算再投资100万千瓦。按照国家的计划,蒙东地区在2020年要达到2000万千瓦,这么大规模的电力装机,依靠自我消纳当然不行,跨区域输电是必然选择。
蒙东地区庞大的风电,在东北这个电力市场上,已经很难找到消纳空间。但是风能利用却还有发展的空间。在整个蒙东地区,国家电网仍然储备了一些基础建设,如果通道打开,能源送出去,立马可以开工建设。
风电打捆外送
对此,国网能源研究院开出的药方是:将风电、光伏发电以及火电打捆外送到华北、华中、华东等负荷中心消纳。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施鹏飞指出,解决“弃风限电”问题有两条途径:一是进一步完善跨区输电通道,将更多风电从我国北部和西部输送到东部电力负荷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对风电进行优化配置;二是在风电产地建立风电供热示范项目,在冬春风电生产旺季将可能放弃的风电利用起来,为带有储热装置的电力供暖系统供电,实现就地消纳。
据介绍,今年1月,从新疆风电基地哈密南-郑州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投入运行,输送能力800万千瓦,新疆风电外送条件大为改善,2013年新增风电装机315万千瓦,新增规模位居全国各省市区首位;同等级别的甘肃酒泉-湖南株洲特高压输电工程已开始前期工作。这两条特高压外送通道将很大程度解决西北地区风电并网外送问题。
在华北地区,2013年8月,国家已正式批复河北张家口三条500千伏风电外送通道项目,可新增风电外送能力180万千瓦,全部工程计划在2014年底建成投产,预计到2015年,张家口地区“弃风限电”问题将基本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