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光伏市场爆发 企业寻找新投资热点
- 2014/8/5 14:24:014613
随着各项补贴政策落地、上游产品成本的大幅下降,国内的光伏发电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在分布式发电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地面电站凭借模式相对成熟、现金流稳定等优势,成为光伏产业链中受益的环节,引得各路资本为之折腰。
国内光伏市场爆发 企业寻找新投资热点
虽然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火热,但当前市场的供需平衡还比较脆弱,如果盲目扩张竞相扩产,恐再度出现产能过剩,光伏行业有可能会重新回到2012年的寒冬中。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在脆弱的市场中找到新的投资热点与突破点十分重要。
政策引导、成本下降推动市场需求
政策引导与成本下降两大推手推动了光伏发电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据统计,自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国内新增光伏行业政策至少17条。例如,明确标杆电价补贴20年、补贴资金按季拨付按月结算、增值税即征即退50%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
昨日(4日),国家能源局相关领导在浙江嘉兴举办的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现场会上表示,准备就进一步发展分布式光伏下发通知。这标志着国家或将颁布分布式光伏新政。
政策的引导大大减弱了光伏电站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刺激了更多资金进入光伏电站领域。2013年,全国新增并网光伏发电达11.3GW,中国一跃成为大的光伏终端市场。
除了政策拉动以外,制造环节成本的不断下降,亦为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多晶硅价格从2008年的400多美元/公斤一度下滑至20美元/公斤以下,未来数月还将保持该价格水平;组件价格则从4美元/瓦下滑至目前的0.6美元/瓦左右。
整个光伏产业链成本不断下降,降低了政策驱动市场的补贴额度。此外,随着成本继续下降,光伏发电度电成本有望逐步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甚至终实现与传统能源的发电侧平价上网,从而使得具备经济性的光伏发电脱离政策补贴影响,转向市场化驱动。
光伏农业——新投资热点
国家农业部合作司原司长冯玉林日前在首届光伏农业会上说:“光伏和农业的结合,一定要摸索出一套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地点、不同形式的农业发展模式。不仅要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还要让他们了解光伏大棚发电的社会效益和增加的农业价值。只有农业与光伏达到共赢,国内光伏农业才会有希望。”
通常来讲,光伏农业指在农业大棚顶部安装光伏电站。主要包括光伏农业种植大棚、光伏养殖农业大棚及渔光互补等几种重要模式。
从经济效益来看,光伏农业利用农业大棚屋面,不占用新的土地资源,可以归属设施农业项目。其次,光伏农业大棚不仅可以享受到国家相关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同时也可以大幅提高大棚内农产品的收益,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农民成为直接的受益者。
从具体项目来看,光伏农业大棚可使用25年以上,远超普通大棚的使用年限,避免了每年农业大棚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另外,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光伏组件和超白钢化玻璃可以有效过滤对农作物有害光波,减少紫外线对农作物的伤害。光伏电力系统可以供棚中安装杀虫灯使用、减少病虫害,如果在棚内架设LED补光灯和适度智能控制,可调节农作物生长的环境,有助于农业品品质的提高。
近期,光伏农业与旅游结合也日渐时兴。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生态农业经营的光伏项目,可以作为特色旅游项目,大限度为渔民增加收益。目前,一些渔光互补的项目已经成为游客游览的热门景点。
储能——光伏投资突破点
据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已运行的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5.15万千瓦,较2012年增长了39%。快速增长涉及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及微网、电动汽车等多个电网领域。特别是分布式发电及微网领域,无电人口用电问题的解决、海岛可持续能源体系搭建、分布式光伏的启动,都为储能开启了大量商机,中国储能应用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储能市场的乐观估计来源于几方面,一方面国家和电网层面给予新能源发展的有力支撑。目前,与储能设施、调频等相关的政策规定也正在研究阶段,国家电网则正在就分布式发电及储能调整相应规划。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发电重视程度提高,带动着储能与投资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张静表示。
据了解,2009年,由国家电网公司牵头建设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正式启动。项目建成后,实现了有效平滑上网、削峰填谷、系统调频、计划跟踪四大科技成果,确定了风光互补、储能调节、智能输电、平稳可控的技术路线。
“到2050年,风电、太阳能储能将是中国能源革命的核心。在终端用能中,电力要占到2/3左右。由于风电光伏具有波动性,就需要建成一个储能、智能、信息技术为一体的能源互联网来支持电力系统。”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仲颖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