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阀商务网

登录

大数据管理地下管线 城市“生命线”时刻看得见

2015/11/23 17:30:0047288
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 作者:INTER长友
  【中国泵阀商务网 行业资讯】城市地下管线就像人体中的血管,是一座城市的“生命线”,需要管理者悉心呵护,但由于在铺设管线时没有采取整体规划与标识管理,经常会遇到管线被挖断的情况。在第43届日内瓦发明展上,张延玲带领的研发团队发明的“卫星导航定位的《地下埋设物标识装置》大数据管理系统”,因实现了对地下埋设物的信息化、可视化管理,从1000余件中脱颖而出,夺得金奖。

  
大数据管理地下管线 城市“生命线”时刻看得见
  
  工程施工挖断了地下管线,地下漏油却很难找到漏油点……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城市的“生命线”时刻面临着各种挑战。
  
  然而,这一难题却由山东青岛的一位创业女将带领研发团队成功破解。在第43届日内瓦发明展上,他们发明的“卫星导航定位的《地下埋设物标识装置》大数据管理系统”,因实现了对地下埋设物的信息化、可视化管理,从1000余件中脱颖而出,夺得金奖。
  
  近日,我们来到青岛厚科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见到了这位创业女将——张延玲。通过与她的交谈,可以感受到了她拥有的坚韧毅力和不屈斗志。
  
  34岁的张延玲是山东德州人,从山东科技大学英语专业毕业之后,她进入了一家贸易公司,短短几年她就做到了公司分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年薪和销售提成达到了几十万元。2005年起,她开始接触地下埋设物安全保护的相关技术。在她看来,城市地下管线就像人体中的血管,是一座城市的“生命线”,需要管理者悉心呵护,但由于在铺设管线时没有采取整体规划与标识管理,经常会遇到管线被挖断的情况。
  
  基于对技术的信任和对行业前景的把握,张延玲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高薪去创业。她迅速购买了与地下埋设物安全管理及生产管理相关的6项,并与权人建立合作关系,决心共同研发新产品。
  
  “‘卫星导航定位的《地下埋设物标识装置》大数据管理系统’是根据客户需求不断改进的一个结果。”张延玲表示,初的研究是从标识带开始的。起初,标识带技术在于材料本身,要选用能够埋在地下且耐腐蚀的高分子材料。后来,客户提出,“标识带的警示作用很好,要是能够知道地下管线的走向就好了”。研发团队便研究在标识带上附带金属制品,实现了管线的地面可追踪。客户又提出新要求——管线破了能预警就好了。张延玲说,正是这些需求促使他们不断攻坚克难。
  
  张延玲带领她的团队经过长期努力,通过走访专家学者、翻阅大量国内外资料和案例的基础上,利用卫星导航定位,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通过高分子材料强力好、耐腐蚀产品对地下管线进行行踪跟踪。在中科院等5家研究所、9所大学的专家、教授与研究员的积极协助下,完成了对地下埋设物天地空间信息一体化管理应用解决方案。
  
  我们在厚科公司演示大厅看到,地下管线像一条条公路,带着不同颜色显示在大屏幕上。“管线在什么位置破了,离地面有多深,这个系统都会实时动态监控。”厚科研发带头人解初熠介绍说,“我们在对这套系统的探索设计过程中,花费了数千万元。公司每年利润所得,大部分投到了研发上。煎熬的是,我们一度不知道何时才能成功,多亏张延玲一直的坚定态度”。
  
  “卫星导航定位的《地下埋设物标识装置》大数据管理系统”的问世,可以解决地下关乎国计民生的基本问题。这个系统的整体架构,厚科做了9个研究。这个大数据管理系统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挖掘、物联技术,实现地下管线公共安全互联网 产业。构建示范区、逐步从区、市、逐步过渡到省域,终实现全国政府间的多级联网的城市应急联动防控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共性支撑和技术示范,实现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智能化、防控化、响应实时化运行管理模式。
  
  “这个金奖是非常难得的,在山东省有史以来也是个。”张延玲说,在展览的时候,有许多国家的政府专员和商家对产生了兴趣。在世界上,针对地下海量管线数据,如何进行数据采集,如何鉴别地下管线的动态变化,又如何对已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动态分析与比对,实现宏观控制与协调,这是个难题,厚科的研发团队经过几年努力找到了解决方法。
  
  据了解,这个发明,对北斗导航定位技术的具体落实,起到了典范作用,为当地政府和中央对地下埋设物进行大数据采集和整体系统管理,奠定了基础。厚科于2011年厚科建立了企业个标准;2012年国家行标委通过厚科制定国家行业标准申请;2013年国家工信部将该标准列入行业标准计划,目前,厚科受国家行标委委托正在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015年7月11日,由国家24个部委成立的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组,工作组在山东省选了两家作为成员,厚科是其中一家。“这是荣誉,也是动力。工作的需要,今后会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国家智慧城市建设上来。”张延玲表示。
  
  获奖后,张延玲和团队没有止步,而是加快了在安全防护自动预警方向上的研发步伐。他们根据地下埋设物的不同介质,采取不同的预警方式,根据电子产品的现有缺陷预防误报,采用交叉技术、叠加式的预警管理方式进行多项确认类比,目前,这方面又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其成果已申请国家。“地下管网牵涉部门众多,需要多部门联动,但一旦形成共识,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将是巨大的。”张延玲说,“现在,国家把城市地下设施列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的预警系统既能实现对地下埋设物的综合管理,还能节省大量财政资金,前景将非常广阔”。
  
  (资料参考经济日报、凤凰青岛、半岛都市报)

上一篇:首日向京供气6666万方 陕京管道全线“开战”

下一篇:打破国外垄断 高性能不锈钢复合管通过鉴定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