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阀商务网

登录

三十而立 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亟须从长计议

2013/7/16 13:21:135362
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
  本文出自中国泵阀商务网(www.bf35.com),如需转载请与本网联系
  
  BF35导读:30年前,1983年7月12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发【1983】110号文——《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成立了由李鹏担任顾问、吕东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林宗棠为办公室主任。自此,我国重大装备上升为国家战略,国产化征程起步。2006年2月,国发【2006】8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发布,进一步明确了重点突破的16个重大装备领域,国产化工作得以延续。
  
  30年后,2013年7月12日,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三楼会议室里,诸多致力并投身于重大装备国产化发展的老领导济济一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张国宝,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孙昌基,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李冶,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李东,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副司长黄鹂,国务院三峡办副司长李秦,原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副主任董必钦,原机械部重大办主任周鹤良,以及中机联相关领导悉数到会。中机联执行副会长蔡惟慈作了“关于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的回顾与思考”的专题报告,与大家共同回顾了30年的峥嵘岁月。
  
  抚今追昔,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宝贵。中机联会长王瑞祥在主持会议时强调,由于技术难度大、关联面广、成套性强,具有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特点,重大装备发展仅凭企业自身和市场机制实现自主化较为困难,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苏波表示,下一步还将重点发展一批“大、新、高”的重大技术装备。会上,张国宝提出的“可选取当前急需攻克的10项或者8项重大技术装备优先发展”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会议认为,重大技术装备是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必须从战略高度,以国家意志来推进。要加快转型升级,需要政策延续,需要顶层设计,更要从长计议。
  
  成绩举世瞩目装备大国给力
  
  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张国宝开宗明义地说,“如果没有当时抓这批重大装备,中国的综合国力到不了今天、整个工业的技术水平也到不了今天。”
  
  他回忆说,当时自己还在计委的机电司。“国务院成立领导小组后,发改委派了联络员,就是我。”初期定下了重点发展12大领域,后来才逐渐增多。他说,“当时都是结合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定的。例如,宝钢一期、二期,秦山30万千瓦的核电站等。”
  
  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机械部还曾为年产500万千瓦发电设备而动员全行业共同奋斗,而本世纪从2006年至今,我国已连续7年年产量超过1亿千瓦。其中,2001年仅出口量就达到3000万千瓦。这种巨大变化不仅令国人自豪,也让世界赞叹。
  
  苏波表示,30年来,重大装备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今天有很多重要的领域不仅在“量”上有重要突破,在水平上也有重大优势,是制造业发展的典范。
  
  在重大装备领域,目前,发电设备是与水平差距小的,也是取得突破的领域。我国已经成功批量生产60万、100万千瓦超临界乃至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通过三峡机组的合作制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2013中国500强排行榜出炉 中石化位居

下一篇:中国力争到2015年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