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阀商务网

登录

国务院研究员王亦楠:水电发展不容耽搁

2014/3/25 9:04:067521
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

  整个中国人均能源消费量还是世界人均消费水平,我们还有1.5亿人处于贫困线以下,在低水平的能源消费基础上,怎么建设现代化?我对能源总量控制我是持反对意见的。
  
  靠能源总量消费控制政策,甚至纳入政绩考核,会把我们逼入稳增长,调结构,建设生态文明无法兼得的死胡同,这是很多省份面临的现实难题。我走访很多地方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天然气清洁,但是市长跟我说,我知道天然气清洁,我把化工厂改成天然气,我的成本涨10倍,经济怎么发展,保就业,保民生一系列的问题,能源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我们单纯靠总量控制的政策是行不通,必须清醒认识到工业化建设对能源总量特别巨大的需求。解决心肺之患必须开创新道路,用清洁能源支撑工业化的需求。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调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用什么能源代替煤?这个有很大的分歧,有不同的利益集团进行博弈。去煤化炒的比较凶的,一个是核电,一个增加天然气的比重。我今天想谈三个问题,一个是去煤化是靠核电,靠天然气,还是以水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
  
  2012年7月份的时候,我给总理上了一个折子,我们工程院,包括核电集团,包括我们能源界的很多官员主张重启内陆核电。当时我写了一个我国启动内陆核电需要十分莘莘,温总理对这个建议比较重视,批给环保部长,能源部长和国务院主任。10月份发表的意见,反对核电占了多数。在福岛核电之后,当时正在筹备之中,没有拿到批复的核电叫停。随着2013雾霾污染成为焦点,重启内陆核电之声又起来了。核电没有污染物排放,似乎很多人认为提出何典是满足中国能源发展需要,解决中国能源环境污染,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现实重要的路径。
  
  今年我看媒体一些观点,积极发展核电是中国能源长期重大战略选择,甚至有专家提出中国应该加速发展核电,再建80个核电站,这个肯定往内陆发展。无论从安全性,经济性,清洁性哪方面来说,核电都不能成为能源结构转型的选择。贾院长展示国外的情况,我们和发达国家有一个对比,我们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国外是去核化的大的趋势。
  
  为什么核电不能往内陆发展?主要有4个理由,现阶段全世界的技术水平,还未能做到使核电安全可控。在核电发展问题上,国内很多似是而非的观点充斥在媒体上。比如说核电是可以分析,可认识,可驾驭,可控制的。但是可和已经有本质的区别,全世界的技术水平不能做到已经。可认识,可分析,已驾驭,不是已认识,已驾驭,已控制。发达国家证明人类目前的核电水平,是建立在不出事的基础上,一旦出了万一,先进的核电国家也没有好办法。
  
  第二釉资源短缺和合废料处理是制约我国核电发展的两大瓶颈。我们当前已建和在建43台核电机组,已经使我国核原料和釉对外需求度已经达到85%,远远超过50%的安全线。釉资源短缺比石油资源短缺还严重。
  
  第三核燃料的特殊性,导致核电退役周期漫长且成本很昂贵。核电成本非常昂贵,在发达国家已经面临这个问题了。核电厂跟普通的煤电,其他电厂不一样,它的退役非常麻烦,周期漫长,时间跨度长到10-80年。英国一个核电站1970年准备养老金退役是200多万英镑,到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涨到500多个亿。从当时准备的养老金是200万英镑到500多个亿。发达国家认识到核电退役成本非常贵。到2012年1月,全国138反应堆已经关闭,但是只有17个反应堆推移未来10还有80个民用核反应堆面临关闭。
  
  第四欧美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内陆核电运行困难,没有前景。这个报告指出在气候变暖的驱使下,缺少冷却水是欧洲和美国在运核电站的严重约束。综合这些目前的技术水平,包括核资源短缺,废料难以处理等等问题,我们在去煤化问题上是不能选择核电的。前期我们大跃进的时候,规划非常的庞大,现在核电不发展,触及核电产业界伤筋动骨的事。中长期顶层设计考虑去煤化的时候,我们核电刚刚起步,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核电不安全,不清洁,更不经济。
  
  第二个希望比较大的就是天然气,天然气是碳排放低,污染少的能源。我们国家天然气资源已经短缺,提高天然气的比重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天然气的短缺用什么解决,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技术路线值得讨论。呼声比较高的是煤制天然气,这个并不是清洁能源。因为吵的比较凶的,也是重要举措,提高国十条当中,有制定煤制天然气发展规划,加快煤制天然气产业化和规模化步伐。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角度来讲,天然气从自然界中获取和从煤炭转化而来有着本质的区别,比煤炭本身高耗能,高耗水,高二氧化碳排放的三高产物。
  
  因为煤制天然气生产工艺注定它有三高特征,因为煤制气煤制油都加氢,煤制天然气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比燃煤高32-38%,从全世界来看,煤制天然气经济性有很多不确定性,美国之所以把煤制天然气2008年列为能源规划目的是得到二氧化碳,不是为了生产天然气,煤制天然气主产品是二氧化碳,这个和我们国家是不一样的。我们为了得到天然气,搞煤制天然气,这是南辕北辙的。
  
  我国煤制天然气项目,都是处于水资源紧张地区,18个煤制天然气厂都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项目满负荷运转消耗5恩-7亿立方米淡水,煤制天然气项目投产加重这些地方长期面临的缺水问题。北京可能是中国个接收煤制天然气的项目。北京计划每年接受40亿的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消耗320亿淡水,这是内蒙全年用水需求。煤制天然气影响西部地区的供水。我们对煤制天然气需要权衡利弊,否则的话,这样发展起来,我们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郭海涛:民资进入页岩气领域有风险 政策将越来越开放

下一篇:家庭水处理专家—李铭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