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阀商务网

登录

光伏发展不能重蹈覆辙

2012/10/17 17:10:343811
来源:互联网
  1.中国很难避免"欧洲式"光伏发展困境
  
  欧洲光伏大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都纷纷下调光伏补贴,造成市场需求疲软,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廉价的光伏产品失去欧洲和美国市场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事实上,中国正在遭受同样的困境,现阶段中国政府通过补贴刺激来延缓光伏行业的下滑步伐,一旦数量巨大的补贴有所减少甚至消耗殆尽,行业走入困境是必然的。从宏观来看,光伏产业走下坡路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各国政府通过补贴刺激创造了资本市场不能企及的巨大产能,但商业化的光伏电站成本过高,无法吸引私人资本投入并终止国家补贴。
  
  中国光伏发展模式延续了欧洲国家的路线,虽然现在发展势头旺盛,但后续发展变数较大。首先,中国政府从短期角度考虑为拯救光伏企业扩大装机规模,但很难保证扩大后的装机规模还能享受现有补贴,毕竟政府的补贴不会无限制的,也不是为消耗产能而设立的,只能说短期刺激有效,长期来看还需要市场的调节和企业成本的降低。其次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现在的光伏发电成本看似很低,这是建立在企业全线亏损基础之上的,企业不会容忍持续的负利润,那么光伏发电目前的成本便缺乏说服力,因为如果没有新技术出现,产品价格上升是必然趋势。与之相反的是,政府的补贴额度会缩小,所以按照此种发展路线,中国光伏产业一定会遭遇欧洲同样的困境。
  
  中国光伏行业和政府决策者需要认真反思,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现状的光伏发展路线,这才是长久之计。要保证"洗牌"之后的光伏企业有利可图,同时要给予企业压力并设定时间限制,政府补贴要在一定时间之后退出光伏舞台,而此时中国光伏企业还能维持生存,则光伏发电才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暴发。
  
  2.反与不反,中国都需淘汰落后产能
  
  英利绿色能源董事长苗连生曾指出,如果"双反"终成立,中国一线企业将被迫把生产线转向其他国家,会极大损害中国的实体经济,这个新兴的行业在中国也将失去迅速发展的良机。在他看来,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核心技术,靠在大企业的缝隙中接小订单生存,倒闭是必然的,而一些大企业之前因为扩张原因从银行借来了大笔债券,已无法偿还,而且因为地方政府压力也无法大规模裁员,这将增加劳动力成本,不可避免的陷入进退两难境地。这种现象可能会发生,但试想一下,就算没有"双反",中国光伏企业的日子又能好过到哪儿去?
  
  正如前面所讲,光伏"双反"的根源不是简单的贸易保护主义,而是需求和供给的严重失衡,在商业化市场未形成之前,光伏发电的装机量很难有大突破,优胜劣汰是正常的。"双反"加剧了政府和行业淘汰部分产能的决心,有利于打破目前行业进退两难的僵局。当然,中国光伏行业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洗牌,但它的确是行业的催化剂,甚至是对光伏发电是否具有大面积推广价值的一次大考。
  
  目前中国大批光伏企业已经停产甚至破产,但大量的产能依然富足。根据NPDSolarbuzz的分析,2012年已经量产的光伏企业总产能超过60GW,年度有效产能43GW,其中一线光伏电池厂商2012年的年度有效产能将达到26GW,中国和中国台湾厂商在其中占据21GW。而根据行业机构的预测,2012年光伏装机量仅为27.8GW,高可达32.6GW,换言之,仅一线光伏企业的产能就足以满足现在的市场需求,其过剩程度不言而喻。因此,笔者坚信的认为,即便没有美欧"双反",中国光伏行业也需淘汰落后产能,否则就走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即全行业亏损,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僵局难破,政府方面的扶持力度却不断减少,甚至会丧失对光伏行业的信心。
  
  3.行业人士炒作概念,中国光伏发展不务实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150多家电池组件企业2012年的产能会超过40GW。而《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将光伏装机目标定位21GW,并非此前传言的40GW,那么到2015年,中国每年新增光伏装机量平价为4GW。抛开各种阻碍不谈,就算4GW的年度目标都可顺利实现,显然这对于中国巨大的光伏产能来讲仅是冰山一角,所以目前业界所说的通过启动内需应对"双反"的策略纯属无稽之谈。光伏行业虽受制于政策,但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任何的国家都不可能为缓解产能问题人为的制造市场,这是简单的道理,淘汰落后产能刻不容缓。
  
  更加悲观的讲,中国光伏每年4GW的装机量也不会顺利开展。当前阻碍国内光伏应用的大问题是体制问题,如并网问题或分布式发电的设计管理,而非规划目标太保守。这些障碍克服不了,光伏发电在一定的国家补贴下就只能直线前行。光伏大省青海2011年的装机容量约为1010MW,而2012年该省规划装机量并没有想象中的徒增,仅增加了五六十兆瓦,其背后的制约因素还是并网问题和财政无法承受的过高的光伏补贴。从这个角度看,"十二五"规划21GW的目标是合情合理的,它为中国光伏产业后续强劲发展提供了准备契机,规划目标大幅上调,对于国内光伏行业未必有益,甚至可能会带来两个不良后果:一是大量电站无法并网或并网但无法拿到补贴,二是路条价格大涨。而乱象丛生的大热之后,必然是更大的危机。
  
  现阶段光伏产品价格已达到历史的低点,但暴发仍是个"伪命题",光伏发电虽好,现实问题也多,光伏行业和光伏企业总是在展望未来,而没有以务实的态度解决现存问题,根基不稳,高楼大厦怎可能屹立。只有成本持续降低,逐渐减少甚至脱离补贴,商业化的模式成型,中国光伏才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暴发,否则就是在炒作概念。
  
  4."双反"将改变政府在光伏产业中的角色
  
  "中国制造"对贡献颇多,但"中国制造"的"不规范"和对产生的影响已经引起了欧美国家的警觉,近几年层出不穷的贸易摩擦是经济走下坡路的结果,也为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即体制不同中国企业也要按市场规则办事。政府和银行的怂恿让中国光伏企业在短时间创造了一个个神话,产能和产量几何式增长,但这种以量取胜的做法一旦遭遇反击便进退两难,现在的光伏产业正是如此。对政府而言,大量的投资和银行的贷款可能成为泡影,救与不救都受伤害。可以肯定的讲,欧美"双反"将改变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角色,政府将逐渐从参与者变为引导者。
  
  如何有效整合现有产能,如何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如何克服发展障碍是中国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对企业和政府而言,走的快不如走的稳,这恐怕是光伏产业给我们留下的一大教训。
  
  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在"双反"议题上"弱国"同样没有反击的过多底气。纵观近几年发起的"双反"事件,虽然在光伏领域国外设备和原材料一直占据中国大部分市场,但中国很少主动针对国外企业发起类似调查,因为中国企业在这些领域缺乏核心技术,发起贸易调查自身影响反而更大,得不偿失。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由变大走向变强,类似事件才能避免。
  
  现阶段中国经济下行严重,钢铁、煤炭等众多领域面临着和光伏一样的问题,行业人士要清醒地认识到,政府不会特别关爱光伏发电,还需企业和行业从自身着手,降低价格,改革体制,提高质量,加强创新。总之,解铃还须系铃人,中国光伏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鼓励做大做优做强 模具产业

下一篇:钢铁行业四季度将有小幅改善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