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曲绿色发展新篇章 2016“中华水塔”再出发
- 2016/3/10 17:34:0625501
谱曲绿色发展新篇章 2016“中华水塔”再出发
“大美青海”——大美,在于生态。
生态是青海在全国具影响力的区位品牌。
“中华水塔,三江之源”——青海面对全国乃至的金字招牌。
因为,发源于青海的“三江”孕育了中华文明,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水源地;
因为,祁连山脉形成的冰川与河流,不仅是青海三分之二人口的水源地,而且影响着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西部、新疆东南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为,青海湖巨大水体及其流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生态功能,其生态状况对全国的环境价值极其重要。
加强顶层设计,生态理念入脑入心
秋日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从海拔4326米的大野马岭,到鄂陵湖、扎陵湖,再到冬格措纳湖……每一处都是壮观到的湖光山色。
“中华水塔”、“三江之源”———是青海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金字招牌。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青海,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确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致力于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中华水塔”生态环境稳步恢复,生态保护从应急式转向了常态化。
加强顶层设计,一路前行,青海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从决不能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一定要保护好“中华水塔”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再到切实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青海保护生态的顶层设计一策连着一策。
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深入落实全国和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我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认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革新和观念直线升华。
2015年年底,青海全面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在三江源头建国家公园,这是我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翻开的崭新篇章,是对加快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历史进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制度创新,“青海模式”动力强劲
青海省环保厅厅长杨汝坤对此表示,前期成效值得肯定,但青海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整体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生态文明建设仍任重道远。“十三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开局良好的生态文明“青海模式”还需进一步提质升级,打造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青海样板”。
2015年12月,青海省全面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这不仅意味着对这一地区实行更严格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在此试点基础上研究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总体方案,肩负起为全国改变生态领域“九龙治水”,实现“两个统一行使”创出一条路子的改革任务。
制度创新不止如此。2015年3月,青海以地方立法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青海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分别对生态建设的责任主体、规划与建设、保护与治理、监督检查等作了明确规定。
2015年11月,青海省委、省政府又出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青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基本建成生态文明先行区和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
环境是资本,生态出效益。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恢复,越来越多游客纷至沓来。青海省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青海省旅游总人数达2315.4万人次,比前一年增长15.45%;旅游总收入248.03亿元,同比增长22.8%。
“十三五”计划投资超百亿
在今年和今后五年里,将如何做好“水文章”?近日召开的全省水利工作会给出了答案,我省将通过5年的努力,到2020年要实现7大水利发展目标。
投资是7大水利发展目标的首要目标,到2020年水利投资达到400亿元。
防洪抗旱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江河主要支流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西宁市、海东市、格尔木市、德令哈市、玉树市主要城区段防洪标准达到50年至100年一遇,县级城镇重点河段防洪标准达到20年至30年一遇,乡镇、重要村庄防洪能力不断提高。
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37.95亿立方米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降低19%,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以上。
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新增供水能力6亿立方米,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集中供水率达到80%,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障率大幅提高。
水生态治理与保护得到全面加强。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8%以上,全社会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500平方公里,水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逐步提升。
另外,还要实现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水利改革管理工作取得重要突破等目标。
(本文资料来源于青海日报、人民网、青海新闻网、新华社)